南京农业大学免疫研究所/临床技术中心负责人邢刚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受到会议主办方邀请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物流现状和冷链需求。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专门从事动物疫苗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和推广,对兽用生物制品的现状和需求,我也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
一、发展不同时期的物流情况。
根据兽用生物制品的两大法规GMP、GSP的实施,我们把物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是2002年之前,也是兽药GMP颁发之前的阶段,国家在不同的地区有28家生物制品厂,同时我们生产的这些疫苗种类也非常少,产量也不大,兽药生产的质量标准也是以省为单位,所以也叫地苗。28家生物制品厂分布比较分散,基本上是本省或者区域性的,或者相邻省供给为主,很多的销售都是政府,疫苗市场小,流通少,基本以厂家制备货车通过公路运输到相关县市。
第二阶段是2002到2005年的变革时期,很多的国有企业,包括最早的28家生物制品厂,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改制。疫苗的种类不断增多,市场容量快速增长,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企业寻找各自的机遇,产能差异较大,市场化疫苗与政府采购各半壁江山。物流的快速发展,货运方式也发展了很大的变化,各企业差异较大,形成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的现状。
第三时期是2010年至今,市场容量逐年增加、产品质量与服务不断提升、物流需求旺盛。2010年兽用生物制品GSP实施,对兽用生物经营质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市场竞争白日化,各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终端客户使用效果,对产品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企业需找更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冷链运输。
以上是兽用生物制品发展的三个阶段,物流大致的情况。
二、目前几种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客户类型不同,营销方式和物流方式也不一样,根据客户类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政府采购的方式,兽用生物制品可能30%~40%的市场还是政府采购,然后免费发放,所以生物制品供应第一大客就是政府。各个地方也有要求,都必须有自己的冷藏车,一级政府是省疫控中心,然后到二级政府下面的乡县兽医站,大部分还是以三轮车或者私家车的形式,这个环节能不能保证质量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二种模式是经销模式,通过一级一级的代理,不同的销售差别比较大,有通过车,有通过物流快递,也有通过飞机运输到省市重点区域的经销商。据我调查来看,现在省级经销商到下面县市一级的分销商来说,大部分的物流形式还是通过大巴车来托运。然后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私家车。GSP有规定要车载冰箱,但是现在落实情况非常少,这里面也涉及到冷链监管这方面的工作。从分销商这一级到养殖场,也是最后一公里,也有很大的问题。
第三种是直销模式,通过生物制品厂直接给养殖场,这种方式市场占有率非常低,可能不到10%。生物制品厂通过航运给经销商,这个过程从管理成本和人员、冷链的保障来说很难做到,所以对于生产厂来说是很难的,对于需方也是很难的。
正如大家所知,现在兽用生物制品需要冷链物流,但是它所处的物流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没有一个系统的、规范性的、标准的操作方案,生物制品在很多情况下得不到保障。
据我调查,当前存在的问题有:80%都是自产、自销,自储、自运物流方式;温控技术及监控手段参差不齐,缺乏行业统一规范;断链现象严重,很多环节上是传统的人工拣选、复核、配送,缺乏过程监控作业方式;硬件设备设施较差,许多企业还停留在数十个保温箱和一两辆冷藏车的阶段;检测监控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落后;第三方介入很不成熟,社会托运药品风险极高;流通监管体制未成型,专业人才缺乏。
三、冷链需求和市场容量。
现在很多行业都讲2015年是一个元年,这个行业和以前一样,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就是一些比较热的话题。互联网+大数据促进商业模式变革产生以下特点:全球扩张与竞争国际化;用户更注重于品质育服务;厂商更加集中于专业化;多渠道、便捷配送;外包/非核心业务合作;质量保障与合规经营。
许多从事物流行业的人更多会关注人药,其实兽药更需要被关注。很多重大动物疫病,也是人畜共患病,比如说禽流感,所以对动物的疫病防止,对我们人类有很大帮助。动物疫病的防控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动物疫病的防控决定了疫苗等生物制品的重要性,所以冷链对产品品质的保障显得非常重要。
2014年兽用生物制品的市场用量
兽药产量大,产值也不小,兽用疫苗是140~150亿,诊断试剂5亿左右,生物合成类药品20亿,治疗/免疫增强剂25亿左右。
我们调查了有市场影响力的20家兽用生物制品公司,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3%~5%之间(到一级客户的成本);兽用生物制品大约以15%~20%的年增长;流通领域(运输、仓储)的产值是30亿左右。
模式设计和将来的愿景
兽用生物制品冷链系统建设还有很多工作,首先是冷链物流的管理和监管体系,如何对现代的一些不合规的情况去监管,作为政府机构需要考虑,只有监管到位大家才会慢慢往上面走。第二是冷链物流的运行机制,网络如何去建,我们怎么协调政府、企业、终端用户运行,第三是人力资源如何保障。
所以我们希望有第三方的专业化的物流平台,重点投入三方面,一是基础建设,有一些大的企业基础已经做得好。第二是管理体系,还有一个冷链追溯体系投入。有一些企业在温控的跟踪方面确实很不错,作为兽用生物制品企业来说,大家一直在找这些产品,只是我们行业中间交流的沟通太少了,所以这里面在市场上,这个容量,这个需求还是比较多的。
最后我们希望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希望我们生产疫苗专心生产疫苗,有这样的第三方物流平台,通过专业配送方式到用户手中,做生产的专心做生产,做经营专心做服务,这样的话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是会有很大的突破的。
所以在这里呼吁大家,关注兽用生物制品对冷链的需求,从而保障动物健康,促进人类健康,确保食品安全。
谢谢大家,我今天就讲到这里。
(本文选自南京农业大学免疫研究所/临床技术中心负责人邢刚在“2015第二届全国医药物流行业年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