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作为首个中医药国家级规划,给中医药发展带来哪些政策导向呢?
一、中药和现代医学全面接轨,建立标准
中药现代虽然是中药发展一直提倡的目标,但是,一直停留在口号阶段,实际进展不大,在中药产业经过十几年的野蛮生产之后,在国家战略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加强对中药理论和基础研究,加强和现代医学接轨。
规划提出: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法研究,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体系。
国家战略规划除了夯实中药的理论基础外,还重点提出了标准建设。
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管理,重点强化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与质量管理。加快中药数字化标准及中药材标本建设。加快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
总之,在战略规划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未来中药的发展和壮大,其基础应该是科学、严谨的基础之上,建立规范和标准之上。
二、中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
首先是对原有品种的开发。
规划提出,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
由此可见,对于中药,国家相当认可,但是这种认可是在疗效等有临床结果的基础上。现在一些中药品种,但是,这些大品种的形成既是疗效获得认可,也有市场营销的中药助力。未来要维持中药大品种和扩大中药市场,首要的就是疗效、临床等的考验。只有经过了现代医学考验的品种才能成为大品种。
其次是关于中药品种未来发展领域。
国家战略规划提出:
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鼓励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针对疾病新的药物靶标,在中药资源中寻找新的候选药物。
从上述国家战略规划可以看出,未来中药在未病预防方面可以大展拳脚。而能够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联合攻关能力的品种也必须是能够有临床研究证明的品种,否则在现在医改打击辅助用药的大潮中,很容易会被视为辅助用药,被剔除出市场。
此外,规划还提出在中药中寻找靶向药物的新的候选目标,靶向药物是最近肿瘤治疗最热研发趋势,多少重磅药物都是靶向药物,未来会不会在像青蒿素一样,从中药古方里面再发现一个源自中药的重磅药物呢?
三、中医院增加,未来会成为中药的机会吗?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
规划在中医院的发展上也提出一些具体目标: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原则上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
我们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中医院要获得大发展了。但是,这会成为中药企业的市场机会吗?
记得前段时间,笔者去参加一个中药研讨会,一位三甲中医院的院长说,受药占比的影响,很多中药因为疗效不够确切,或者更准确的是,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疗效,被赶出了中医院。中医院不卖中药,这是多么大的反讽啊!
我们还听闻,在最近某地开展的对中成药的二次议价中,该地的招标办负责人在和药企开会时就明言:把中成药全部从医院赶出,也不影响医院的运转和治病的疗效,所以价格还是自己掂量掂量,准备好降价。
在中药面临如此多不利市场因素之后,中医院的大发展要成为中药的大发展,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最好国务院战略规划所提的,做好和现代医学接轨的临床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转化成中药的大机会。
四、饮片大发展
在战略规划中,对于中药饮片仍然是放了一马,不执行零差价政策,现在也不受药占比的影响。在中医院大发展的情况下,饮片市场扩容可以预期。但是,在目前国家飞检和质量抽检频繁的情况下,质量是饮片企业的生存之道。只有合规、保证质量才可能获得大发展。
有饮片企业就对我们直言:作为正规企业,我们非常欢迎国家飞检和监管趋严,市场规范化实际上给我们留下了市场空间,我们坐等其他不规范企业的消失。
五、基药扩容将给中药带来市场机会
规划提出,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
目前基层执行的是基本药物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要求在用药上也能够接轨,最近北京市就发布政策,以后大医院和基层统一用药目录,算是开了先河。为了接轨,基药目录扩容也是必经之路,基药目录扩容增加中成药的数量,中药企业积极谋求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