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已经不稀奇,最新又流行到日本抢购感冒药等平价日用品。这也大大刺痛了中国药企的“掌门人”们。
在3月6日的全国人大江苏团分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伟痛陈当下药品价格管制的不合理。
“药品采购价格不是越低越好。实际上大企业和小企业生产的药品,质量相差程度很大。”肖伟激动地说,只有价格基础保证,才能把产品质量提升一个台阶,鼓励药企研发创新。
“我们国家不是造不出好药。”同组的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飘扬主动聊起自己到日本药厂访问的经历。他发现,像国人赴日抢购的感冒药,非处方药店价格适中,但也不便宜。“关键是政府管理水平,首先保证质量,同时达到价格和利益的平衡。”
孙飘扬称,专利药保护限期过后,日韩政府都鼓励国内仿制药投入生产,但也只是适度降价,第一批降价60-70%,第二批降到50%-60%,此后就不再要求企业降价。
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部门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当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同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这是中国近20年来首次大刀阔斧地废除管制药价的文件和措施,被外界视为中国医药行业朝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
《意见》提到,对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此后各省份逐步开展药品价格谈判试点。
但肖伟对此并不乐观:“有的省份药品采购招标,不管好药坏药,还是以降价为目的,一律要求降价20%,连新药也不例外。”
对此,肖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一份建议,在省级药品采购“双信封”公开招标采购时,应彻底摒弃“唯低价是取”的倾向,真正体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具体而言,要对质量风险和供应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加大经济技术标的比重,以减少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同时,建议从国家层面严格禁止药品集中采购的“二次议价”。
而在创新药品、独家生产药品的价格上,肖伟建议,要基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客观实际,考虑综合因素来定价。比如,考虑创新药物的科学研究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药品生产所用原药材的价格,结合产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的药品价格成本监审报告,加上合理的利润空间核定议价价格。
孙飘扬也提到,日本药企购买的原药材要占总成本的40%左右,“整个产品质量控制很严。便宜是拿不到好东西的。”